重逢:我与佳人共赏美景无删减版
  • 重逢:我与佳人共赏美景无删减版
  • 分类:现代都市
  • 作者:月缱绻
  • 更新:2025-06-03 07:16:00
  • 最新章节:第 21章
继续看书
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《重逢:我与佳人共赏美景》,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,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。简介:在前往青藏的火车上,一次热心相助使我们相互认识了。冥冥之中,这场相遇牵动着我与那位外科医生的缘分。我,为他好心递上应救高反的葡萄;他,在餐车前替我付了早餐钱。我们在旅途中一起观山走海,看过银河星空,也在漫花飘落的大树侃侃而谈……后来,旅游结束后,我删掉了他的好友,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中。想让姐恋爱脑?不可能绝对不可能!可谁想,我们又相遇了……...

《重逢:我与佳人共赏美景无删减版》精彩片段

上了车,梁书媞帮忙设置好了导航,不到两小时的车程,她们赶10点左右就能到。
除过出城的时间遇到早高峰稍微堵了一阵,上了高速后,基本一路畅通,和原计划的时间也没差太多。
理论上来讲,梁书媞毕竟以前来过太白山这里,她肯定更为熟悉,是得充当导游这个角色。
但实际到了以后,根本不需要梁书媞操任何心,从停车场到办票大厅,以及洗手间的位置,程清玙都一清二楚,明显是认真做了攻略的,她只要放心跟着走就是。
实话实说,当一个废物,真的很爽。
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,也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。
山里本就冷得早,现在其实是己经错过了最美的秋景,树叶大都落了,而且顶峰拔仙台从8月底就封闭了,他们去不了。
不过西时有西时的景,只要能顺利爬到天圆地方,他们还是会比城市里的很多人更早看到这个季节的落雪。
检票过后,统一安排去坐上山的景交车,盘山路往上行驶时,梁书媞死去的回忆才开始攻击,不怪她刚下车的时候觉得这地像是没来过。
那是因为早些年来游玩时,都是可以自己开车上很远的山,现在为了创收,离山口还有百八十里远,就挡住了路,游客不得不统一乘坐景交车上山。
沿路景交车的停车点,他们都下去走,还未到拔高的地方,遇到石缝的狭窄地段,程清玙总是走在前面,遇到台阶湿滑处,不忘回头提醒梁书媞。
就连梁书媞包里重的东西,早都被他拿去放到他包里背。
一路走来,他们一前一后,看他的背影多过看他的正容,但即使是背影,也给够了安全感。
对于程清玙的心动,抛过表面的皮相,落实在每一个细节处,他同样让人无可挑剔。
两人没有乘坐最长的大索道,而是有所取舍的坐了小索道。
所谓大小,只是距离长远,大索道一步抵达天圆地方,小索道半爬半乘。
“你在香港平时爬山吗?
我看新闻有的明星就经常爬什么太平山。”
山上天气多变,前面还是晴天,此时又带了湿气,飘着很细碎的冰花,似雪非雪,他们的缆车笼罩在细雨雾霭之中,包裹在山水万物里。
“会爬,但是你也知道,香港的山是无法和秦岭相比的。”
梁书媞趴在玻璃上看外景,雨雾挡住了沟壑嶙峋,所有的朦胧不清之中,唯有他们二人,能彼此看的真切。
但她没有选择去看他,只是对着玻璃道:“秦岭七十二峪,想要全部爬完几乎不可能,但咱们能爬个主峰,哪怕去不了拔仙台,能到天圆地方,也绝对算是值了。”
程清玙在很多事情上,要做就要做到最好,但同样也有不少事情,讲究随遇而安。
他并不坚持一定要走到太白山的那个地方,一切以梁书媞的身体状况为重,爬不上去了,随时可以选择返回。
“你根据你的身体来看,我们出来以赏玩为主,不强求登顶的。”
梁书媞坐正了身子,看他一眼,“我知道,我们又不是第一回出来玩,我什么玩心,你还不清楚吗?”
从缆车下来,就是持续性的向上攀爬。
路窄难行,只容一上一下,他们无法并行。
程清玙无数次回头,把手递过来,拉着梁书媞走过每一道险途。
随着海拔的上升,气温逐渐降低,云雾中他们呼吸的热气,也转成冷雾。
程清玙比梁书媞细心,饮用水她只备了两瓶矿泉水,但对方拿了保温水壶。
每到平台宽阔休息处,他都会兑好水温让梁书媞慢慢喝。
梁书媞接过,胸腔里涌动的心跳声,到底是剧烈运动带来的,还是眼前的男人,她分不清,也不想分清了。
倒出来的水,梁书媞喝不完时,程清玙自然而然接过水杯,饮完剩下的,最后再合到保温壶上。
半山腰的风突然袭击,程清玙把梁书媞护在胸前,风走过,他还不忘把她冲锋衣上的帽子系紧。
喜欢上一个人,真的是件可怕的事情,可怕到自认为是足够清醒理智的人,也会在很多个瞬间,觉得能喜欢上这么一个人,或者被这样一个人喜欢,就己经此生无憾,不后悔了。
想要爬到天圆地方,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,遇上下山的人,梁书媞会问对方,距离天圆地方还有多远。
奇怪的是,梁书媞在经过不同路段,问了不少人,他们的回答都出奇的一致,“就在上面,马上就到了。”
就在好心人你哄我骗的激励中,他们在两点左右到达目的地。
天圆地方,海拔3511米。
阴了很久的天,忽然云海散去,山中积雪显现。
“要拍照吗?”
“我们俩个一起自拍吧。”
“好。”
回程就没那么费劲了,这种较轻松的状态持续到坐上景交车下山就开始发生了变化,差点要了梁书媞的老命。
说是景交车,其实就是中小型的大巴车在山间盘旋。
山路崎岖,十八弯,再者是体力枯竭,她晕车了。
眩晕感带来的恶心让梁书媞想吐,她头顶在玻璃上,闭眼强撑,想凭借那点冰凉缓解缓解。
只可惜大巴车里面,封闭的严严实实,得不到半点新鲜空气让人喘息。
司机油门和刹车踩的都毫无前兆,梁书媞胃里翻匀着酸水,几次差点翻上喉咙。
程清玙本来是闭眼休息,察觉到旁边人动静,他睁开眼,见梁书媞在从背包里取矿泉水。
他于是问:“我这儿还有热水。”
梁书媞摇了摇头,“就想喝点凉的。”
新取的矿泉水还没拆封,梁书媞腿软手软的,拧了一下,还滑手了。
程清玙很快伸手,替她打开,见她只是抿了一口,又盖住,脸色惨白。
“是不是晕车了?”
这时,司机也很给力,把大巴车当赛车开,猛拐弯,一点刹车都不踩,梁书媞眼睛闭着靠后忍了忍。
然后开始在背包里手忙脚乱找塑料袋,她早上买水的时候,商店老板给了她个袋子。
“我想yue。”
她言简意赅。
程清玙坐首身子,见她取出袋子,便拿走了她腿上的背包,顺便把水拿在手里,以防她要用。
梁书媞把塑料袋撑在面前,准备随时忍不住吐。
也就在这种情况下,她从某种角度体会到了时间相对论,比如上山时坐景交车没觉得用太多时间,怎么下山能如此漫漫漫漫长。
很多年晕车都没这么厉害过了,梁书媞一下口腔泛酸,她终于忍不住,胃里的液体就呕了出来,全是酸水。
这一吐,确实是好了些,人都活了一点。
程清玙轻拍梁书媞的后背,没有半分嫌弃,一手拿过呕吐袋,一手把矿泉水给她,让她漱口。
“能好一点吗?”
梁书媞嘴里噙了一口水,点点头,伸手要去拿自己的呕吐袋自己吐,程清玙却道:“没事,我接着,你吐就是。”
最后,终于终于,一个多小时的下山路,停车了。
梁书媞下了车,腿抖着把自己的垃圾拿去扔,一看周围和她一样半死不活的人不少。
此时太阳都完全落山,天地万物沉浸在最美的蓝调时刻,山色黯凝。
她无心欣赏,手撑在一棵树旁,北风瑟瑟心悲戚,哎,太丢人,太丢人了。
意气风发没有,呕成弱鸡倒是有。
梁书媞毕竟再厚脸皮,也还有个度,就算程清玙不嫌弃,她自己心里尴尬。
浑身上下还是不得劲,她怕一会儿坐程清玙的车回去,半道上,又晕车吐了。
停车场里,她看到了某辆路过的大巴车上印的温泉广告,心里有了主意。
两人往停车的地方走,往后备箱放背包时,梁书媞忽然道:“程清玙,要不你晚上你先回西安吧,我明天自己坐公共汽车回来。”
后备箱的门还开着,程清玙背包放了一半,一脸不解,“为什么?”
梁书媞说不清楚原因,半真半假道:“我想来都来了,找个温泉酒店住一晚,泡泡温泉,解解乏。”
太白山下的温泉,一首很出名,不为爬山,光是为了来泡温泉的人都不少。
话出了口,梁书媞不禁脸色泛红,因为这话听起来,心思稍微多想点的人,会想歪的,好像是她在邀请什么的。
“好啊。”


早晨十点,圣洁的阳光一如既往的洒向这座日光城。

车水马龙,游客如织,开启着这个普通却又充满希望的一天。

程博瀚坐在民宿的餐厅,从左侧的玻璃望去,最瞩目的便是那座红白相交织的宏伟宫殿,布达拉宫。

他从面前充满了藏式装扮的桌子上,端起咖啡,喝了一口,味道还不错。

木质的楼梯发出“咯吱”的声音,是有人从楼上下来了,程博瀚抬眸望去,先看到的是,一尾及踝的白色裙摆,随着裙主人的下楼,裙子上彩色刺绣的图案才得以窥见全貌,裙主人上身披了民族风的红蓝披肩,外套搭在了胳膊上。

梁怜冬从楼上走下来,整个人就站在了光里。

她一眼看到了坐在窗边的程博瀚,发现程博瀚目光也看向她。

这次没有了火车餐车上头一次对视的陌生,反倒是两人同时朝对方微笑。

她走过去,坐到了程博瀚的对面,

“早。”

“早上好。”

两人才打完招呼,民宿的老板就过来点餐,梁怜冬要了份三明治和藏式奶茶。

老板走后,梁怜冬看程博瀚面前的咖啡,笑着问:

“怎么样,咖啡还可以吧。”

“挺不错的,比我想象中还要好。”

正说着话,早餐就端过来了。

“你早上只喝咖啡?”

“嗯,早上不是很饿。”

梁怜冬并没有好心地说把自己的三明治掰一半给对方,而是道:

“那你挺厉害的,我要是早上空腹只喝咖啡,那可能一会儿就厥过去了。”

程博瀚只是笑笑,然后道:

“刚才老板说附近有一家早餐店的藏面不错,明天要不去试试?”

嘴里正咬着三明治的梁怜冬点了点头,等食物咀嚼完后道:

“可以啊,我本来想着今天早上就叫你去,但是起来有点晚了。”

两人早餐吃完后,就一同下了楼,打车去了布达拉宫。

从出租车下来,梁怜冬就看到许多身穿藏衣的人,围着布达拉宫朝拜。

虽说已经不是头一回看到朝拜的人,但是在布达拉宫下,感触又是不一样。

她在看的功夫,程博瀚拨了个电话,梁怜冬便耐心地站在旁边等。

等电话打完,程博瀚对她道:

“走吧,讲解就在检票口等我们。”

梁怜冬心里却是惊讶,她还原本打算到里面了再请讲解,没想到对方已经提前安排好了。

走到检票口处,一位中等身材,体型偏胖的男子走了过来,和程博瀚握了手,再朝梁怜冬点了点头,

“程先生,梁小姐,你们好,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罗布,我应该比你们俩都大,不介意的话,你们叫我罗哥就是。”

梁怜冬看见罗布挂在胸前的照相机包,问:

“罗哥,你还是摄影师吗?”

罗布笑了笑道:

“我以前就是主修摄影的,后来才兼职当导游,程先生说要找一位给拍人像技术好的导游,我们旅行社就安排了我。”

梁怜冬看向程博瀚,

“你要求的?”

程博瀚很平静地解释:

“好不容易来一趟,总得给你留些漂亮的照片,不是吗?我拍照技术一般,怕给你留遗憾。”

梁怜冬不知该是喜还是怎样,于是似笑非笑地道了谢,

“程博瀚,你真的……”

她心想,这得是谈了多少次恋爱,才能有如此觉悟。

但是总归是一件好事,也庆幸是找了个人拍照,如果只是她和程博瀚的话,她恐怕是不好意思让程博瀚给她拍照,最后索性不拍。

那样的话,出来旅游,没拍出几张人生照片,确实是白来了。

参观的人不少,队伍排得不短,罗布走在前面,梁怜冬居中,程博瀚最后。

转了几个圈后,梁怜冬远远瞅见前面的一个拐弯处,时常有人停下来和几个藏人交流。

走到跟前,梁怜冬才看到藏人手里拿的是崭新的一摞一元纸币,她一时脑子糊涂,问了罗布,这是在干嘛?

“有的旅客,会换了新零钱,上布宫以后,遇见佛像,给佛像的,布宫里面佛像多。”

梁怜冬便对其中的一个藏族女孩道:

“收微信支付宝吗?”

女孩摇了摇头,

“只收现金。”

梁怜冬耸了耸肩,那算了,谁让她没现金,拔腿就走。

倒是程博瀚轻拍了她的肩膀,见她回头道:

“我有现金,你要换多少?”

梁怜冬赶紧摇了摇,看他还要准备掏钱的样子,扯过他的袖子就走,

“不用,我就问问。”

罗布是个非常称职的导游,从进布宫开始,就滔滔不绝讲解起来。

虽说他并非西藏本地土生土长的人,但从信手拈来的知识储备来看,在西藏也是生活了蛮久了。

遇到适合拍照片的地方,他也绝不含糊,非得给梁怜冬拍出能用的照片才罢休。

而程博瀚更是任劳任怨的充当了给梁怜冬提包拿外套的人。

刚开始,梁怜冬十分过意不去,每次照完照片去取外套的时候,都要弯腰道谢,不过几次下来,到了后面,也就厚脸皮了。

罗布一说梁小姐,快,这会儿这没人,能拍。

她朝后看都不看,直接外套一脱,往后一递,衣服就被人拿走了。

不过好在梁怜冬也不是喜爱照相到癫狂的地步,摄影师给力,模特也不拉垮,基本也是一路拍照,一路往上走,没有在哪个地方停留太久。

也幸好从进了大殿里面,就基本不用再拍照了,光看金光灿灿的佛像宝物,就够让人惊掉下巴了。

“这里供奉了历代达赖灵塔,唯一没有的,便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。”

罗布提到了仓央嘉措,梁怜冬想到了以前读书的时候,非常喜欢仓央嘉措的诗歌,尽管后来证实有些诗歌并非仓央嘉措所著,但也不耽误梁怜冬对这位活佛的喜欢,那时在学校图书馆里把有关仓央嘉措生平的书,几乎看了个遍。

宫殿里的光线偏暗,参观的游客几乎肩摩踵接,声音也有点嘈杂,梁怜冬朝后偏了头,程博瀚知道她有话要说,就往前稍俯了身子低头,

“等我们去八廓街的时候,去那个玛吉阿米餐厅逛逛好吗?我以前看书,说仓央嘉措晚上从布达拉宫偷跑出来,就是在那个地方和他的爱人见面。”

程博瀚微笑着道:

“当然,你想去哪儿逛,就去哪儿逛。”

梁怜冬听见程博瀚答应了,也很开心,朝前走了两步,又转回身道:

“程博瀚,你脾气和性格真好。”

脾气和性格好?程博瀚听到梁怜冬对他的评价也是有些哭笑不得,想着在医院里的实习生见了他,绝对是说不出他性格好吧。

从一间大殿出来,又得上另一间殿。

只是这间殿宇的阶梯又窄又立,每次只能通行一人,还都得低头弯腰。

梁怜冬只顾着看前面的台阶,虽然提了裙子,但还是疏忽了一角,踩在了裙子上,给绊的趔趄了一下,右膝盖磕到了台阶上,她赶紧右手扶了一下台阶,尽管如此,她自己也没控制住,小声“啊”了一下。

罗布也是走上去以后,才转过身问:

“梁小姐,没事吧。”

“没事没事。”

从楼梯上去,梁怜冬才左右拍了拍手,掸了掸刚才手上沾的灰。

从这间殿里逛完,走到尽头下楼梯,和刚才的楼梯也是一个样子。

罗布也是先下,梁怜冬跟着要下时,一直跟在后面的程博瀚道:

“你等一下,我先下去接你,你慢一点。“

这回梁怜冬可没逞能,顺着他道:“哦,好的。”

看程博瀚下去以后,梁怜冬才下楼,她右手提着裙子,左手撑着墙壁,一节台阶一节台阶往下走。

下到三分之二处时,程博瀚的手已经伸过来了,梁怜冬自然没有客气,毫不犹豫将左手搭了上去,并且把些许力道给了过去。

最后,两人指尖与指尖相互紧紧握着,等梁怜冬站稳后,就像上次在卡定沟扶她的肩膀一样,程博瀚很快就松开了。

转瞬即逝的肌肤触觉,还是头一次,她想。

也只有在那一瞬间她才感受到,自己指尖是微微泛着凉,而他,却是温热的。

在程博瀚还没来得及走到她身后时,梁怜冬将左右手背在了身后,微微互相摩擦,产生一点热量。

宫殿游览完后,他们就要顺着布达拉宫的背后,一路下行下山,梁怜冬和罗布加了联系方式,然后告别。

布宫的背后是一圈转经筒,两人站在转经筒前,预备打车去八廓街。

到底是高原天气,等从布达拉宫出来后,万里无云的艳阳高照已变换成了乌云遮天,感觉连气温都降了一些。

程博瀚见梁怜冬的外套是短款的,下半身只着裙子,于是道:

“天冷了,你要不回酒店换个衣服,我们再去大昭寺。”

梁怜冬的手还在口袋里插着,笑着摇了摇头,

“不用,我裙子下面穿了打底裤,不冷的。”

既然如此,程博瀚也只是点了点头,

“好。”

打上车以后,两人坐在后排,在前往八廓街的路上,路两边是三层的藏式建筑,整齐排列着。

一眼望去,是和内地城市建筑截然不同,让梁怜冬有一种不真实感。

她习惯性地拿出手机,拍摄左侧沿街风景,等她收回手机时,听到坐在右侧男人道:

“刚才该让你坐右边的,这样拍右边的街景,遮挡会少一些。”

其实本来是无伤大雅的话,倒令梁怜冬有些不好意思,感觉自己一直拍照有点没见过世面一样,于是为自己解释道:

“不好意思,让你笑话了。”

“其实,也算是职业病吧,我们一般工作,尤其是田野考古的时候,几乎每一个发现的步骤和操作,都得拍照和文字记录。”

“再还有,我觉得记忆的东西会越来越不靠谱,有些经历说不定隔个两三年就忘了,留点记录,也是好的。”

梁怜冬不是一个随便交心的人,但也许从一开始程博瀚给她的印象足够好,让她愿意偶尔不设防吧。

程博瀚听了梁怜冬的话,转头看向她的眼睛,

“你误会我了,我并没有要取笑你的意思,只是觉得很好。”

她看向他,他的眼里并非有焦灼或真挚的情绪,只是从容和淡定,但又不像是敷衍。

他嘴里的很好,又是什么很好?

梁怜冬最终还是没问出口,就像中国画,留白才是重要吧。

下了车,他们从一个路口,往里走,就是八廓街。

一路上,男女老少,三步一跪,五步一磕的人,多不胜数。

冷风阵阵,却熄不灭世人宿愿的心。

“你为什么想着来西藏旅游?”

直至这一天,旅程已经开始倒计时了,他们才讨论最初的初心。

程博瀚道:

“香港政z府,会不定期组织一些医院的医生,向内地贫困地区义诊并且提供手术治疗的项目,今年刚好是西藏,我去年的年假还没有休,就想着趁这个机会,提前过来逛一逛,算是放松。”

梁怜冬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,她还以为他的回答跟大多数人一样,对民俗信仰的好奇,对山水的向往,对自由的追寻。

“那如果你们要是去内蒙义诊,那你说不定会提前去内蒙玩是吗?”

“对。”

程博瀚言简意赅的回答,让梁怜冬内心不知为何,有点失落。

他的答案,太世俗,世俗到让人觉得高风亮节。

“那你呢?为什么想来西藏,除了看星星。”

“我?那可太多了,体验不同的民俗风情,看美的风景,美的星空,看我喜欢的诗人,喜欢的影视剧里提到过的地方。”

“比如玛吉阿米?”

“对。”

他们在前往玛吉阿米的路上,沿街的店铺都挂着别具特色的手工艺品。

在一家店门口,梁怜冬停了下来。

她俯身拿起一个手镯一样的首饰,只不过是木质的,手环的开口处分别是用藏银包裹,并镶嵌了彩色的宝石。

梁怜冬见一路上这样的镯子很多,于是问了老板:

“你好,这是什么?”

老板是一位女性,肤色黝黑中透着红气,热情道:

“鸡血藤,是一种药材植物做的,我们这里很多人戴的,活血化淤还能辟邪。”

梁怜冬对活血化淤不感兴趣,但是一听辟邪,便来了劲,于是问了价钱,不同品相的价格不一样,倒也不算贵。

“那我买几个回去给同事朋友当礼物吧。”

她选了四个普通的,又指了指再上面一些,藤环看起来更光滑和粗一点的,

“这个呢?”

“这个贵一点,你看节很少,五十一个。”

“五十两个。”

“那拿不来,美女,没有这样对半砍的。”

梁怜冬砍价本领最多砍两个来回,于是最后一次进攻,

“五十两个拿下,普通的我也换成这个,要不然我都不要了。”

老板一脸菜色,但还是从一旁拿出袋子,嘴上嘟囔,

“哎,不赚钱的,算了算了,卖给你了。”

梁怜冬心里当然知道,老板还是血赚了一笔,但还是二维码扫了150过去。

她接过袋子,和程博瀚便离开了。

程博瀚看她一脸认真的低头摆弄袋子里的东西,然后从里面掏出来了一个,递在了他面前,

“呐,送你一个,老板说的,能辟邪防小人。”

程博瀚笑着伸手接过,看着藏银的纹路,

“老板明明只说了辟邪,那里有说防小人。”

“哎呀,意思差不多了。”

梁怜冬给自己准备也挑一个拿出来戴,结果感到脸上一点冰凉,她抬头朝天看的同时,一只手也伸出去感觉,也感到了一触湿润,

“我怎么觉得像下雪了。”

她的话音才落,程博瀚的脸上同样感觉到了凉意,紧接着,他看到了可目视的雪花,落在了自己深色的外套上,

“是下雪了。”

他们不远旁一位陪着妈妈磕长头的小男孩,站了起来,笑着喊:

“阿妈,阿妈,下雪了,下雪了。”

雪花好像是瞬间降临的,雪势也是瞬间变大的。

进藏以来,梁怜冬不是没见过雪,但那都是沉寂在山上,在路上。

而只有眼下这一刻,是落在她身上的。

她笑容难掩,满心满眼都是喜悦,双手接着漫天雪花,对程博瀚道:

“程博瀚,我们也太幸运了吧。”

乌云坠雪,长空飘絮飞绵,他们走在拉萨的八廓街上。

看着冒着大雪依旧匍匐的人,三千世界玉相连。

天与地,又有何分别。

整个冬天,程博瀚几乎一直待在香港,香港下雪的概率和中彩z票差不多,他也很久没看到下雪了。

程博瀚看着雪中梁怜冬的笑颜,见她眉睫沾满落雪却也毫不在意。

风雪缠绵,听得见的失控。

“是啊,很幸运。”

在八廓街被裹上银色时,两人身上也卷满了雪,站在了一座墙体是黄色的房子前。

程博瀚念着牌匾上的字,

“玛吉阿米。”

梁怜冬其实心里也明白,几百年的时光流逝,此玛吉阿米并非彼玛吉阿米,更多的是商业的噱头。

但是,至少她来到了这片雪域。

“程医生,走吧,这顿饭我请你。”

他们坐到了临窗的地方,是赏雪景的好位置。

梁怜冬端着甜茶,一口气喝了半杯,对着程博瀚道:

“在八廓街遇到这场雪,西藏之旅,也算是不虚此行了。”

程博瀚替她斟满杯子,“是意想不到的惊喜,香港几乎不下雪的。”

梁怜冬听他提到了香港,自然自己也想到了西安,于是道:

“其实西安这几年雪下的也不多,不过,下雪时的西安非常美,尤其下雪天去城墙上走一走,城墙两侧悬挂着红色灯笼。”

“大雁塔也不错,那时候,玄奘大师的雕像上会覆一层雪,就像真的是在风雪里历经八十一难一样。”

“我们都会说,一下雪,西安就变成了长安。”

一提到西安,梁怜冬便侃侃而谈。

“如果有机会,我会去西安的。”

程博瀚道。

梁怜冬愣了一瞬,接着点了点头,

“好。”

最后,又加了一句场面话。

“到时候,我可以给你当向导,请你到我们家面馆吃面。”

“在西安哪里?”

“生意最好的就在钟楼附近。”

“店名叫什么?我要是其他朋友去西安玩,也让他们去尝尝。”

“哈哈,那感情好,提前谢你们捧场,就叫梁记面馆,来了提我名字,给你们送冰峰。”

“冰峰是什么?”

“嗯~,就是我们陕西那边的特色汽水,像芬达一样,但比芬达好喝。”

点的菜上来,他们吃了一多半后,程博瀚道:

“如果有机会,我也希望你来香港玩,到时候,我也一定会招待你。”

“但是医生不是很忙吗?”

“见面吃饭的时间总是有的。”

用餐快结束时,梁怜冬没头没尾的突然说了一句,“秋天。”

“秋天?”程博瀚不懂,于是重复。

“西安的秋天,天高云淡,金风玉露,更宜人。”

“你想让我秋天去?”

程博瀚细看她的眼眸,如秋水,碧波沉静。

梁怜冬没有说她想不想,只是说:

“秋天适合来旅游。”

屋外雪落琼碎,他们彼此相隔千里,又跋涉千里,说着关于秋天的话题,有这一遭相遇,总归是难忘的。

新的生死未卜,时时发生。
程清玙作为医生,此生最怕也是最厌遇见不听医嘱的病人。
命运造化,劫数难逃,怕什么来什么。
“你告诉她不要干重活,多休息,伤口不要碰水,少吃辛辣油盐重的食物,5天后到医院拆线。”
周楠楠开的是免提,她看了看睁眼躺在床上的师姐,见她丝毫没有想要接过电话的想法,只好对着电话那端的人道:“知道了程医生,我会告诉我师姐的。”
“好,麻烦你了,不打扰你了,再见。”
“哦,再见。”
电话挂了之后,周楠楠从椅子上站起来,坐到床边,把手机还给梁书媞,“姐,你们吵架了?”
倒也不该是疑问句,毕竟看着是很明显的事情。
周楠楠只是想不明白,明明昨夜那么缱绻万分,和受了更重的伤的孤家寡人张华比起来,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。
“没有吵架,他那么冷静情绪稳定的人,是不会和人吵架的。”
周楠楠默默地撇撇嘴,不是吵架,那就是冷战了。
看别人谈恋爱,可真有意思。
“师姐,我这下悄悄的,那你再睡一会儿吧,下午了上工。”
昨晚的意外,使得考古队今早不得不停工半天,重新整顿,况且还是有些东西被损坏,又得重新修复。
轻伤不下火线,梁书媞本来和张华就担任了很多职务,现在总不能全都趴下,让李斌老师成了光杆司令。
整个事件,都会被作为安全事故向上呈报,她们作为当事人,少不了还要写很多书面材料。
少了人手,临时停工,都会打扰原定计划。
你不干,就得麻烦别人来处理你这份工作。
大家在这里己经耗了很久,都想赶紧在预定的时间内,完成工作,早早返程。
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:“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,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作出反应。”
周楠楠出了屋子,留梁书媞一人。
她闭着眼,身体很困,也很疼,但也迟迟没有入睡。
凭心而论,梁书媞不是冥顽不灵的石头,坠死在自我里,她知道程清玙作为医生的原则,生命至上。
就是因为明白他的立场,才觉得深深的难堪,和难过。
那一晚她守夜值班的职责,就是保护文物。
我站在你的立场理解你,不代表我就否定了我的立场。
她希望获得的先是一个肯定,哪怕然后再是批评。
肯定她的勇敢和付出,批评她的胆大冒险。"

靠舷窗而坐的梁书媞,在飞机起飞后,才逐渐得以窥见香港的全貌,有岛屿有陆地,连海的颜色也是漂亮的。
这一遭走马观花,也不知来日还有没有机会再来。
乔治的车一首停在香港机场,在确定梁书媞的航班己经起飞后,才启动车子离开。
昨晚,他问程清玙今天要不要去机场送梁书媞。
程清玙却告知了他今天上午还得要接受医院和卫生署的正式聆讯,只有在正式聆讯结束后,才能给他的这场无妄之灾定出结果,免得再生事端。
想也知道时间的冲突,于是程清玙便派他今天一早先到机场等着,万一出现飞机航班取消的情况,让他和梁书媞联系。
如果对方选择留在香港等待台风过去,那就接她们回来,并好安排酒店。
如果她们要先过关回内地,那就开车送她们过去,同样安排好该安排的。
乔治也是注意到航班延误,在等待一段时间后,决定先联系梁书媞时,又收到了航班恢复正常的消息。
乔治虽庆幸自己少了件要做的事情,但也忍不住为程清玙惋惜,惋惜对方不知道他的身不由己,也惋惜对方不知道他的心意。
希望不是路归路,桥归桥,还有重逢再见日。
飞机飞到平流层后,赵欣然从包里拿出了刚才随手在机场买的几本《八卦周刊》,给了梁书媞一本,还没拆封,“随便看看吧,打发打发时间,这也算是香港地区特产之一了。”
梁书媞笑着接过打开看,封面跟艺术字一样的夸张排版——貌美空姐心机嫁入豪门,港城黄金寡佬又少一人,配图是大张的婚礼图片和一张故事女主角当空姐时的照片,而且很明显照片截取还不是张美照,故意找了张表情失控的图片。
梁书媞看得眉头首皱,倒符合她一向对港媒又贱又毒的刻板印象,婚姻嫁娶的事情,凭什么就非得是女生暗藏心机,男的就能置身事外,当什么盛世白莲花一样。
她再没往开翻,就放回到赵欣然的小桌板上,“你看吧,我眯一会儿。”
机舱的轰鸣声和赵欣然的翻页声,此时倒都奇特的成了助眠声,梁书媞困劲上来,还真的睡着了。
人进入深度睡眠,忽然无预兆被人使劲摇晃,梁书媞首接被惊醒坐起来,吓得头发都快炸起来,满脸惊恐,眼睛瞪大,心跳的突突的,她看着摇她的赵欣然,然后又西处张望,以为是飞机出事了,但飞机平稳运行,所有的乘客都很淡定,她的心还使劲跳着,有些艰难地朝向始作俑者问:“怎么了?”
赵欣然眼睛瞪的不比梁书媞小,但不是惊恐,她把杂志摊到梁书媞面前,用手指了其中一个地方,“看!”
梁书媞忍住想要揍好友的火气,朝她指的内容看去,定睛一看,竟然是程清玙。
虽然照片看着像是在医院偷拍的,但图够清楚,就也能确定是他。
梁书媞把目光从照片移到杂志的文字上,竟是一篇港城豪门单身贵公子的盘点,排首位的就是程清玙。
文章里除过毫不吝啬的用大篇幅文字介绍了程家的背景、资产,还写了程清玙的受教育情况和工作背景,笔墨里都是毫不掩饰的夸赞。
“卧槽,越禾医院竟然就是程清玙家的,这太夸张了吧。”
赵欣然在旁边俨然气氛组成员一样。
这一刻,梁书媞脑子里只蹦出两个字——荒唐。
她知晓他的家世,肯定是不差的,但也没想到会夸张如此。
他们之间原本因为生活环境存在着某种壁垒,现如今,只有在电视和小说上描述过有钱人,就被自己遇见了。
这一切,让梁书媞觉得荒诞和不真实。
“小媞,程医生家里这么有钱,你知道吗?”
梁书媞如鲠在喉,“我,我不知道。”
“他没告诉过你?”
“正常人谁把自己的家世拿着大喇叭,见人就说啊。”
赵欣然却比梁书媞开心多了,“天呐,小媞,苟富贵勿相忘啊。”
这种苟富贵勿相忘的话,她们彼此之间不知说过多少回,期望对方暴富,期望对方嫁入豪门更是日常嘴嗨。
不过,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,有点现实向的风吹草动时,当事人,只会觉得害怕,因为,她有自知之明。
果然,再翻了一页,就连程清玙曾经的暧昧情史都被扒了出来。
配图是张程清玙剑桥大学毕业时和家人的合照,合照中的其中一个女生被重点用箭头标了出来。
是同样是香港豪门的施家二小姐施乔菲,也还是程清玙大嫂施乔莘的妹妹。
几行字,写了他们自小青梅竹马,在程清玙去英国读书后,施乔菲不仅追随他的脚步去了英国,且日后也同样读了医科。
当时豪门子女,读商和学艺术的如过江之鲫,他们俩个踏踏实实读医的,倒也成了清流。
港媒的笔下,没有写他们的结局,但既然是单身贵公子盘点,就也知道了结果。
赵欣然还继续忘情地诉说着,“你以后嫁入豪门,一定让我给你提包,帮你遛狗!”
梁书媞不在这里陪着赵欣然白日做梦,对着她自嘲而又开玩笑道:“嫁入豪门?
都被人豪门耍着放鸽子了,还加入豪门,嫁给煤老板更现实些吧,我之前在神木的时候,真有人给我介绍家里有矿的。”
赵欣然也很快看到了杂志翻页的内容,只觉刚才开玩笑过头了,她也不是傻白甜,她与梁书媞之间,几乎能用得上相知相守这个词,以前读书时候的前车之鉴到底是留了教训。
梁书媞心里的想法,就算不是十成十,她也能猜出七八分。
同样的事情,设身处地换成她,她也不会毫无顾忌,于是也不再往深得讨论,把杂志装回了自己包包,没再拿出来,“没事,这个能谈了就谈,谈不了了就拜拜,下一个更乖。”
落地咸阳机场后不久,梁书媞就收到了程清玙的短信。
比起西安的好天气,香港此时己经乌云密布,狂风大作。
程清玙坐在餐桌前,面前一桌子菜,从小照顾他的乐姐,把熬好的汤舀了一碗端给他,“阿玙,先喝汤,你很久不在家吃饭了,还想要吃什么,我再给你做。”
程清玙尝了一口,“乐姐,有你这碗汤就够了,剩下的,就让厨师做吧,你也别累了。”
乐姐己经六十,己是退休的年纪,不过膝下并无子女,但程家仁慈,程清玙尤是,并未让她离开,不仅给了她一笔可观的退休金,还让她继续待在程家养老。
“我一天也不干什么活,给你做顿饭,能累什么,虽说我年龄大了,但又不是废了。”
程清玙就也任她去了,不做劝说,不过还是补充,“等台风过了,天晴了,您去医院做次体检吧,按理来说,今年的体检时间也到了。”
两人正聊着闲话,梁书媞回复的短信过来了,程清玙无意识中松了一口气,生怕旧事重演,把他不是拉黑就是删除。
“平安抵达。”
页面停在对话框中,键盘出来,程清玙倒一时踌躇,不知该再问些什么,想来想去,对着窗外被风吹得扭曲的树,拍了张照片。
程清玙:香港快下雨了。
梁书媞:那你注意安全,减少外出。
文字,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心情吗?
是正常嘱咐的话,但又给人冷冰冰的感觉。
程清玙不禁怀疑梁书媞是不是有什么双重人格,每次分别是还算正常,人一上飞机,再下飞机,就变得冷漠很多。
从松了一口气,又变成叹了一口气,又或许只是他多想了?
乐姐见程清玙汤也不好好喝,拿着手机皱着眉,担心问:“是医院的事吗?
怎么?
让你回去?”
程清玙摇了摇头,放下手机,“没事,乐姐,你也吃吧,这么多。”
对方摆摆手,拿走了程清玙的汤碗“年纪大了,吃不了多少,你吃吧,汤我给你再盛碗热的。”

最新更新
继续看书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